品读·原创|你和儿时的玩伴还有联系吗?
来源:努力啊大易云网
时间:2025-02-23 22:52:20
作者
:康玉琨来源:《品读》2023年第6期从记事起 ,品读我就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农村老家
。原创我们住的和儿还房子是一座两层土木结构的古厝,共8户人家,玩伴与我年龄相仿的联系孩子就有7个 。我们经常成群结伙,品读玩得满身泥巴
,原创忘乎所以。和儿还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都养了鸡
、玩伴鸭 、联系兔子
,品读爷爷奶奶也不例外
。原创我课余的和儿还主要工作就是和小伙伴们一道拔草喂兔子 ,这活儿我们也能玩得不亦乐乎
。玩伴我们各自拔了一定数量的联系草后,就堆放在一起,旁边用3根相同长度的竹竿或木棍架起“三棱锥”,然后站在规定的距离外依次用拔草用的镰刀投掷
,谁先投中“三棱锥”并让它倒下
,那些草就都归谁所有。接着,再去拔草
、投掷……我们管这个游戏叫“扔草架” 。白天 ,我们最喜欢打土仗和放风筝。做风筝需要竹子、纸张等,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
,并不是每一个小伙伴都能有一个自己的风筝 ,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打土仗。所有人分成两个阵营,划定“楚河汉界”之后,“敌人”一露头,就卖力地向对方扔土块
。偶尔被打中的小伙伴难免会疼痛 ,却也忍住不哭 。如果遇有稻草垛子,就双方各占一个,守土有责,绝不退让。晚上常玩的是捉迷藏和老鹰捉小鸡 。小伙伴多的时候
,尤其是有月光的晚上,就玩老鹰捉小鸡。张开双臂的“老母鸡”站在队伍的最前面,护住身后连成一串拉着前面伙伴衣服后摆的“小鸡” 。“老母鸡”带着队伍不停地变换位置
,与面前的“老鹰”斗智斗勇,谨防“老鹰”捉到位于队伍最后面的那只“小鸡”……夏天我们会去稍远一点的小溪里摸鱼、捞沙螺
。大家身着短裤或背心,也有的小伙伴干脆赤裸着上身,我们带上竹篾做的土箕和小提篮就开开心心地出发了
。到了溪边,脱掉衣服跳入清澈的溪水中 ,尽情地游泳、嬉戏。玩够了
,就开始用土箕把溪里的沙石捞上来,捡拾其中的沙螺放进小提篮。不用太长时间,就能捡到小半篮沙螺了 。小学四年级的时候
,父母把我接回城里读书,住进了装着防盗门的小套房 ,离开了我那些小伙伴们。我们家跟对门的邻居几乎不串门
,只是见面的时候打个招呼 。邻居家也有一个小男孩,跟我读同一所小学
,比我大一级 。我俩上下学时经常相约一起走,但一回到家里就各忙各的,主要是做许许多多的作业,有时也各自在家看电视
、玩游戏。邻居家的孩子成绩优秀
,早晨很早就起床读书、背课文
。他琅琅的读书声成了我的起床令。寒暑假的时候 ,父母亲会带我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。他们一年比一年老了 ,可是亲情依旧。当年的小伙伴们
,也有许多与我一样到城里读书了,难得再聚一起。我们的个子都长高了
,却似乎有些疏远,也不好玩了。参加工作多年后,一个五一节的假期,我们几个最要好的邻居玩伴相约着回了趟老家,寻找童年的记忆。大家仍然称呼彼此的小名或绰号:小东 、小明、小算盘 、小喇叭、小辣椒……当年走的小路依稀还在,只是有的长草了,有的垮塌了 ,有的布满了蜘蛛丝。到了“捞沙螺”的那条溪边,看到许多地方都已干涸 ,暴露着沙石;溪水也变得很浅 ,而且浑浊不清。溪里的沙子也少了
,更多的是淤泥。用土箕捞起泥沙一看
,一个沙螺也不见了
。原标题:《邻居玩伴》编辑:星子柳杨举报/反馈